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2483022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国的自来水出厂标准达到了怎么样的水平?
普通人家里的自来水到底安全吗?
净水器如何能将水变得干净?
净水器是越贵的越好吗?
如何从商家天花乱坠的宣传语中一眼看透一台净水器的本质?
我们购买了市面上最主流的 6 款净水器,历时三个月,取样、送检、分析结果,最终给你带来了这篇关于「如何保证自己喝上安全好水」的消费者报告。
在保证自己饮水安全的道路上,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确定:
我们需不需要净水器?
身边日益恶化的环境和层出不穷的水污染事件,让我们每个人都非常紧张。
大家天天用「自来水」,不一定知道「水」是「自」哪里「来」的。取水地称为水源,全国各不相同,原则上都是就近的江、河、湖(水库),以及地下水。这些水引到水厂后就开始净化处理:
加入混凝剂(净水剂),与水中的杂质进行反应和吸附;
将反应和吸附后的大分子杂物进行沉淀;
经过装有石英砂的滤池过滤;
出厂前加氯消毒。
我国对水厂出厂的水质有着严格的要求,2012 年实施的《生活引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由原来的 35 项提升到了 106 项,并且一些关键项的指标与世界卫生组织(WHO)、欧盟和美国标准不相上下。卫计委要求:2015 年起,全国直辖市、省会城市对全部 106 项,地、县级对其中 42 项常规项要实现每月检测监控,对其中最重要的 9 项,浑浊度、细菌、氯含量等,要做到每天、甚至实时监测。
按这样的标准,我国的自来水应该跟发达国家一样是可以直接饮用的。
但是,真的可以放心喝了么?
我只能说全国地区差异性很大,甚至同一城市的不同小区之间,水质也有好有坏。造成这样的原因不是大家都不按标准执行,而是:
即便一切都合乎标准,也可能发生很多「意外」。
第一类意外是水源地的突发性污染。
国家把地表水分为五类,I类是清澈的自然保护区、II类轻度污染,III类水域就开始有水产养殖和游泳的了,IV类和V类基本就是污水,严禁作为水源。如果你在网上查的时候发现你家附近水源仅仅属于III类,也不用紧张,刚才说了,只要它成份稳定,水厂就会针对水中杂质配制合适的混凝剂进行净化,而要提防的,是那些突发性事件。
2005年11月13日,吉林石化苯胺车间发生爆炸,约100吨有机污染物流入松花江。下游的哈尔滨市于11月23日起关闭松花江饮用水取水口。
2007年5月29日,无锡市民发现家中自来水有难闻的气味,调查发现是由于入夏以来干旱少雨,太湖湖水被提前暴发的蓝藻所污染。
2010年7月3日福建紫金矿业发生酮酸水泄漏事故,造成汀江部分水域严重的重金属污染,企业瞒报9天才发布公告。
2014年4月10日,兰州水务集团检测出水中苯含量严重超标,市政府4月11日召开发布会,引发了市民抢购饮用水,后查明是兰州石化管道原油泄漏所致。
这些案例都是等我们喝了好几天脏水以后才由公开渠道得知,这样的水怎么能达标呢?原因就是按标准水厂水质是每月检测一次,如果中间突发状况,无法及时监控。同样的道理,地、县级城市只检42项常规项,如果发生常规之外的污染,恐怕很长时间都不会发觉。
第二点要注意的是水中的氯。
为了防止水在出厂到入户这段管网中滋生细菌,水厂都要往水里加液态氯,氯和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是便宜又好用的杀毒灭菌方案,加氯法自 1902 年发明以来,已经保护我们一百多年了。1991 年,绝迹多年的霍乱重新在秘鲁肆虐,就是当地没有对水进行氯气消毒。
国标要求氯在出厂时含量须在 0.3mg/L 到 5mg/L 之间,经过中间输送过程的挥发,入户时的末端余氯也是106检测项中唯一一个不能低于标准(0.05mg/L)的项目。一般超过 0.3mg/L 人会感觉就有淡淡的氯味,超过 1mg/L 就比较呛造成不适。理论上氯是对人体有害的,但是任何抛开剂量谈危害都是耍流氓。
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在「致癌分类」中,把氯分为「第三类」,跟咖啡因同级,意思为「目前尚无足够资料来确定该物质是否为人类致癌物」。世卫组织(WHO)通过动物实验测算出人体每日摄入1克左右的氯是「无可测不良反应的剂量」,也就是说如果一个成年人每天喝 2 升水,那每升含氯别超过 500 毫克,所以无论是 0.3 还是 5 毫克,都是远低于 500 的安全剂量。
但近年来又有研究人员发现:氯与自来水反应的衍生物氯仿(三氯甲烷)可能致癌。唉,科学界也很多争论不清、「莫须有」的悬案,所以我也不敢妄下含氯无害的结论。只能说入口的氯当然越少越好。
但即便有些氯味,也请也大家放宽心,起码证明了这水喝了不会拉肚子。

第三类意外是水出厂后到入户这段的管网隐患。
建国后,大部分铺设的输水管道用的是铜和铸铁管,十年以上就会出现严重的腐蚀生锈现象,后来改用镀锌钢管,也仅是不易氧化,防锈效果略好一点而已。从 2000 年起我国已经禁止了镀锌管的使用。目前 80% 的用的是 PPR(聚丙烯),PPR 是一种无毒无害的塑料,接口处用热溶的方式连接,不用有毒的胶,PPR 耐腐蚀性强、寿命长,你看日丰管到处打广告保用 50 年。有些医院、或者家里装修用的是更贵的不锈钢管,也没问题。
所以一些建成时间比较久的老小区可要注意,敲敲你家的入户水管,发出铛铛金属声,可就不妙了。

第四类意外是二次供水。
出厂的水需要加上一定水压,才能奔向千家万户。国家规定在管网未端的水压要能将水送到大约 14 米的高度,实际上我国大多数地方都能达到 28 到 35 米的水压,也就是说一般平房或六层以下的楼房,直接拧开水龙头,水就喷薄而出啦。而住在十几层的高层住户,就需要小区自行「二次供水」。
二次供水有两种方式,新一些楼盘是在地下室用变频高压的水泵,时时刻刻加压向楼顶供水,这种方式比较洁净。而老一些的住宅则是把水抽到楼顶,在楼顶建蓄水池,靠自然水压向下供水。很多楼顶水箱的清洁保护是由当地物业负责,管理水平非常令人担忧,有的常年不清洗,积累了大量的泥垢和污物,有的水箱封闭措施不好,进入一些蚊蝇、红虫和死老鼠,本来已经出厂时被消灭的细菌,这里再次滋生。
二次供水的水箱可以说是目前导致入户水质下降最危险的环节。
如果你住在高层,如何判断自己家哪种二次供水方式?要么问物业,要么回忆一下曾经停电时是不是连水也一起停了?因为地下室的恒压水泵没电就不能往上供水,而楼顶水箱没电时照样可以供水。

第五类意外是人为破坏。有些小区会收集区内的生活废水,简单处理后,走单独管线供马桶冲水使用,这种水叫「中水」,是一种节水也省钱的好办法。2016 年 5 月 24 日,北京回龙观部分居民发现自来水中有异味,经自来水集团经查明:由于小区施工中工人误将中水和自来水管道接错,导致大家喝上了中水。出这种事多严格的国家标准也没用。
可以说,目前我国自来水标准的确已达国际前列,很多家庭的水跟发达国家没什么差别。有人羡慕国外自来水可以接了直接喝,其实更多原因是外国人习惯喝凉水、中国人习惯喝热水而已。不是也出现过华裔女孩蓝可儿尸体,被发现在酒店楼顶水箱这样的恶性事件么?而且近期欧美也有直接喝自来水导致脱发秃顶和传染病的论调,市场上瓶装水、家用净水器越来越走俏。当然也不得不说:我国整体水质与发达国家还是有较大差距,关键就在于管理制度和人的意识,表现在屡禁不止的突发性水源地染污和老旧小区水出厂后的管理不善,让人无法放心。
所以大家对水质问题既不要恐慌,也不要粗心,结合自已家情况想想会不会遇到刚才说的这五类「意外」,再判断需不需要买一台净水器。
和空气一样,目前我们面对水中的杂质,没别的好办法,就是一个字——滤。通过分析,大家已经大概知道了入户自来水中可能含有哪些东西。
体积由大到小分别是可见的泥沙、毛发、红虫,然后是细胞、虫卵;再小一点的细菌、病毒;可挥发的有机物、不能挥发的有机物,比如杀虫剂什么的,再小的是无机分子化合物也就是水融性盐,最小的是水分子和一些游离态的重金属离子。
如果水中没有可见物,我们如何得知一杯看似清澈透明的水到底纯不纯净呢?非常幸运,有个不用送实验室,家里也能用的小技巧—— TDS 笔。
小学自然课常识告诉我们,纯水是几乎不导电的,之所以水会导电,是因为里面含有导电的杂质,那事情就简单了:我们用这个笔测一下水的导电率,就可以反推得出水中所有带电离子的总含量。这就是 TDS(Total dissolved solids) 溶解性总固体。一支 TDS 笔也就二十几块钱包邮。但大家测家里水的时候要注意两点,一、TDS 是反映不出那些不导电的细菌和有机物的含量。第二、如果测出 TDS 值高,水质就一定差么?
可见悬浮物、病菌、有机污染、重金属这些绝对不能有,但是每日摄入一些无机元素是构成人体组织、维持生理机能所必需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手册》建议我们每天要摄入一些常量和微量元素。

非常遗憾的是,这些有益元素和一些毒理性的重金属如汞、铅、镉……以目前技术很难彻底分开,要留全留,要滤全滤。
有些精度不够的净水器说自己滤出的是对人体有益的矿泉水,但它不会告诉你,可能有害的重金属也一并留下了。这种混淆概念的品宣方式仍很流行,如果我们认可了矿泉水,就容易给商家可趁之机,所以我建议大家做个纯水主义者。
有人担心把这些微量元素一并抹杀,长期喝纯水会不会营养不良?其实多虑了,比如《手册》中推荐我们日摄钙 800mg,一般市面矿泉水每升含钙 4mg,以每天喝两升水计,最多能补 8mg,而一升牛奶含钙 1000 多毫克,一盘木耳炒鸡蛋里就含钙 500 多毫克。吃一块肉的补铁量相当于喝 8200 杯矿泉水。所以对于一个还食人间烟火的人来说,喝水只是用来代谢,要补充微量元素还不如吸几口雾霾来的多。
权衡利弊,我们这里所说的好水就是纯 H2O,其它一概不要。所以 TDS 值低的一定是好水,TDS 值高的,得进一步看,记住这个表里的元素,可以有,要是掺进其它的,就很危险。
标准讨论清楚了,好净水器就是要把所有其它物质滤干净。
滤的方式有这么几种:
第一是不锈钢滤网,最小孔径能做到90微米左右。

第二种是PP棉,它的微观很像我们在空气净化器篇讲的HEPA滤网,用的是毛细纤维来吸附大颗粒,能留住的1微米以上的杂质。
第三种是活性炭,在空气净化器中也讲用,活性炭孔径差别很大,0.1到几微米的都有,它是利用内部弯延的孔道来留住颗子,对有机物、气味、色素有奇效。
再有就是各种膜了。孔径在1到0.1微米也就是100纳米左右的是微滤膜,100到10纳米的是超滤膜,10到1纳米这种极小孔径的叫纳滤膜。关键问题来了,水分子和一些重金属离子都是在0.2到0.5纳米,如何分离?这就涉及到一个高科技——反渗透(Reverse Osmosis,简称 RO)膜,能有效的滤出纯水,留下其它离子。
有兴趣朋友的可以听我聊两句 RO 膜的原理。大家知道海水是不能喝的,那海鸥喝什么?呵,小时候我确实问过大人这个问题,答案是海水。1950 年,美国科学家通过解剖发现海鸥体内有一层神奇的薄膜,并仿照它做出了反渗透膜。这种膜孔径只有 0.1 纳米,按理说 0.5 纳米的水分子无法通过,但它遇到一定压力之后水分子是可以“挤”过去的,只要压力控制得当,让水分子刚刚挤过去而别的离子挤不过去,就能净化出纯水。一般情况一包盐水放清水里,清水就会往盐水里渗透,现在是要对浓度高的液体施加压力,让里边的水分子反渗到清水里,所以这种方式叫反渗透。再将留下浓度高的废水排掉,还能把膜的表面冲洗干净,不会堵塞,更加耐用。
反渗透膜不光可以让人类像海鸥一样净化海水,美国研究这个项目初衷是为了让宇航员少带点水,太空上喝自己过滤过的尿。现在 RO 反渗透膜已经从神秘的高科技领域走向民用化,好的品牌有美国陶式的,日本东丽,韩国世韩,也有国产膜,厂商买回来包装一下就能做台净水器。
所以不管是丁磊还是比尔盖茨喝什么粪便水,其实无非就是一张反渗透膜而已 。明白原理大家就会记住:RO 反渗透的净水器需要加压,所以一定是要用电的,而且需要排出一定比例的废水。
市面上所有净水器,基本都是上述几种过滤方式的不同组合。
在确定了自己家的自来水需不需要净化之后,我们需要研究一下如何找到合适的净水方案了。
净水器(方式)评测
理论东西讲完,不马上结合一下实际就浪费了。为此,我们特意在微博上招募愿意配合我们拍摄的志愿者,很巧,最后找到的是科技微博「搞科技」的主人,我们从北京杀向他家的城市——太原。他的担忧是:
正好我家那边儿是太钢。然后我这个小区也是一个特别新的小区。所以我对水质其实是一无所知的,确实有很大的担忧。包括以至于后来我喝水的时候我都感觉他的味道好像和以前有些不一样。
这是很多人都会有的典型的心态。
我们逐步分析:太原是省会属于饮用水国标的一级管控,全市五个水源地,除汾河水库是地表水外,其余四个、包括它家附近的三给水源都是地下水,突发污染的可能性相对小些。钢铁厂主要污染物是废气,废水按国家规定要实现大部分的厂内自处理自循环,即使排放也应该是向 IV、V 类非水源区域排,太钢这么大,应该是有监管,当然其它地区发生过小钢厂偷偷往地下水排水的事情,不能掉以轻心。
到他家发现,这是个刚刚入住的新小区,楼顶没有水箱,高层是用相对洁净的高压水泵二次供水,我们进入室内看了看,管道是 PPR 的。考察到这儿,可以大概判断他家环境基本面还算不错。
第一个取样的是原水。
接杯原水,注意这时看似混浊的东西是水龙头起泡器打出的气泡,一会儿就会消失。喝一口略带氯味,用 TDS 笔测量下,值是 300 左右,这些初步判断无法最终确定水质。我们按专业检测机构要求的操作规范,先用被取样水洗净瓶子,然后对原水进行取样,封口并标为 1 号。
第二个水样我们取的是烧开后的水。建国后政府号召讲卫生不喝生水,老一辈人还在谨慎遵守。烧水不算净水方式,但烧开有两个好处,第一是能杀死一些微生物、细菌,第二让一些可挥发物挥发。
烧水会出现很多水垢。水里的钙、镁离子是以碳酸氢钙和碳酸氢镁的形式溶解在水中,沸腾时,会分解放出让「壶盖为什么会动」的二氧化碳,剩下难溶解的碳酸钙和碳酸镁,这就是水垢。我们把水中钙、镁离子的总浓度叫作水的硬度,可知:硬度是 TDS 的一个子集。北方因地质原因,水的硬度比较高,水就容易烧出水垢。看到家里水壶里水垢太多不用过于紧张,它们不是什么有毒物,而是水中微量元素烧开反应后生成的沉淀,偶尔喝进一点也会代谢掉,并不会在人体里结石。
水垢沉淀会降低水中钙、镁的含量,也就降低是硬度,所以烧水本应可以让水变软的,但实际上很多水壶壁上都不怎么清洗,烧水时可能上次的水垢重新掉进水里,沉淀不完全软化效果也不明显。
取样时我们特意找了个有水垢的水壶,把水烧开后冷却,取水样标号为2。
第三个要测的就是一种净水装置了——现在市场上卖得很火的碧然德(BRITA)净水壶。

传说效果比较神,滤完清澈甜美、婴儿饮水全靠它了。网页介绍中「采用德国进口滤芯」,号称可以有效的过滤杂质、水垢、氯气和重金属。
这时大家要运用咱们刚学的知识,看它的页面介绍,滤芯首先是一道小孔径滤膜,孔径有多小没说,这个水壶是靠水的自重下压过滤,水压不会太大,还能以这样快的速度出水,说明孔径不会太小,应该在 1 微米左右,一些肉眼可见的杂质应该能过滤掉。
它第二道应该是天然活性炭,刚开始用时水发黑,就是活性炭泄露,多洗几道就好了。活性炭是有效去除残余氯气的一种方式。但仅靠滤网跟活性炭,想滤出分子体积极小的碳酸钙和碳酸镁,是不太可能的,所以滤出的应该还会有水垢。但这时候发现它有第三道用关卡,不是过滤,而是离子置换。有一种离子交换树脂,带有功能基团,可以将自身的氢,跟水中以无机盐形式存在的钙、镁置换,将水软化。但想去除游离的重金属离子,作用就微乎其微了。

为了知道实际效果怎样,我们还是将滤完的水取样,标号为 3。
第四个要考察的是这种前置过滤器。简称前置,它只有钢网一道过滤,主要截住一些虫子、沙石等大颗粒物,一般安装在水表边,也就是全屋的总入水口处。原水进入充满外壁,透过中间滤网从上面输出,把颗粒较大的杂质留在外壁。我们测试用的这款是美的的,京东 400 块钱左右,网孔径 90 微米,具备反冲洗功能,就是打开阀门时,进水口关闭,出水口向进水,把积留在外壁的杂质冲出排污口,这样就能免换滤网,长久使用。

我们将前置出来的水取样,标号为 4。
第五是这种安在水龙头上的简易过滤器。

我们测这款九阳的才 69 元。安装非常方便,可以选择直接出原水,切换一下就到过滤模式。介绍中说它内置了 304 不锈钢网、PP 棉、活性炭和陶瓷滤芯,过滤级别能到 0.1 微米。从体积来看,有效过滤的面积很小,容量有限,需要勤换滤芯。
第六个要取样的是 3M 净水器主力型号净享 2000。

价格也差不多 2000。注意,宣传中它主打是「矿物质」净水机,并且强调 TDS 无用论,咱们是学过净水原理的,都能猜出个大概。它有两个滤芯,前置是 PP 棉,主要的过滤部分是 PP 棉加活性炭。从宣传介绍的过滤材质和 0.2 微米的过滤精度上来看,没有什么新奇的地方。取样,标号为 6。
第七个是沁园的一款超滤和反渗透双档净水器,京东价格 1500。
超滤模式水路是先过 PP 棉,然后是活性炭、最后是经过孔径 0.01 微米超滤级别的膜,出水速度比较快。反渗透模式就不用通过超滤膜了,经过 PP 棉和活性炭后转到 RO 反渗透膜,然后储存在一个储水桶里。因为反滲透的方式过滤精度高、滤水慢、水量小,如果突然大量用水即时过滤跟不上,所以平时会把滤完的水先储在一个水桶里。注意这个水桶一定要真空密封,混进细菌就白滤了。每次用水的时候最后再通过一层活性炭,这是因为如果水在桶里放久了会有塑料味,过下活性炭可以有效去味、改善口感。

为什么市面上大多数净水器都是沁园这样的外观,有的滤芯在下面,有的藏在里面?原理中提过,因为PP棉、活性炭和超滤膜是有饱和容纳量、需要更换滤芯的,这三级换下来要 8、90 块钱。而 RO 反渗透膜可以用废水冲洗,不用换,后置炭作用只是去味,也几乎不用更换。
我们先用超滤模式取个水样为 7。然后打开反渗透模式,取 8 号水样。别忘了,反渗透的净水器一定要加压用电,并且有一定量的废水排出的。我们在取样时也测了下沁园这款好水和废水比例,基本上是 1:1。
九号水样是小米的厨下式净水器,1999。
它只有 RO 反渗透一种模式,水路和沁园几乎一样,先过 PP 棉、活性炭,这两级滤芯要换的话 130 块钱,然后是反渗透膜,注意,它没有储水桶,而是直接通过活性炭出水。我们测试了下,出水效率比带桶的沁园略慢一些,但还好。看介绍说当入水水质比较好的时候,小米会智能提升出水速度和减少废水率,听着不错,希望不是以牺牲水质为代价就好。
小米最大的卖点是采用美国淘式的 RO 膜,以及这个带 TDS 监测的水龙头,当 TDS 超过某值时蓝灯变橙色,非常有用,如遇突发水污染,可以及时提醒你暂时不要用水。
十号水样我们想考察一下桶装水。
几乎每个小区都有水站,很多人也习惯在饮水机上喝桶装水。桶装水是怎么来的?其实就是水站用自来水滤出来的,你想要娃哈哈的水就用娃哈哈牌的滤管滤,想要乐百氏的就用乐百氏牌的滤管。有时候我们电话叫水时他会问你要矿泉水还是纯净水,你问他有什么区别?支支吾吾说不清,因为他不会告诉你矿泉水随便滤下出水快,纯净水多滤几道出水慢的。所以一定要选纯净水。包括社区收费的饮水机也是这个原理,靠的是机器背后很多滤管。
我们叫了一桶纯净水,但由于是新小区,水是从一个离得比较远的水站送来的,用的应该不是同一小区的自来水,送来以后我们冲洗瓶子,取样为 10 号。
最后两个水样,呵,纯属兴趣了,想知道大自然的搬运工——农夫山泉和水中贵族——依云的水质有区别么?11 号农夫、12 号依云水样取到。
像龙珠一样凑齐后封好,小心翼翼运回北京,送到检测机构。由于我们只给了编号没有说明水样出处,对测试员来说应该是没有引导性的。经过专业的检测和漫长的等待,我们拿到了全部测试报告。

有点复杂,我整理出来,给大家解读一下:
这三十多个测试项都是国标 42 项常规项目中的,由于检测机构说细菌检测要培养菌源,需要时间比较长,所以我们只对原水进行了细菌的检测。这一列是国标要求的限值,这列是检测机构最低能测出的极限值,后面是每个水样的检出值。

几种常见有害、致腹泻的细菌在原水中都没有检出,可以鼓掌了。但菌落总数将将卡在标准之内,检测人员说这个不好判断是有益菌还是有害菌,反正高过标准就不建议饮用了。
一些微量元素和部分重金属元素在原水中就几乎没有检出来,这就尴尬了,这意味着后面净水器过滤效果无法通过这些项来说明。
硒并不是原水中没有, 后来又出现了,而是几乎处在能检测出的极限最小值,微乎其微。
氯胺也就是余氯一项,所有都差不多,剩余得很少,没有达到含量标准,回想我们现场喝的时候确实是有氯味的,原因可能是我们没有赶上当晚太原回京的动车,逛荡了一晚上慢车,该挥发的全挥发,这项检测失效。
其它的我们就可以看看各个水样的表现了,重点看氯化物、硝酸盐、硫酸盐、TDS 以及硬度,耗氧量是反映水中有机物总含量的一项指标,也很重要。
前置滤出的水质几乎和原水水样一致,这点意料之中。烧开水对于各项指标的改善作用也是微乎其微。
碧然德滤水壶在很便宜的方案中对水质改善作用比较明显,甲醛不见,氯化物、硫酸盐有机物含量都大幅降低,TDS 没什么变化的情况下硬度只有 78.9,说明真的有一些离子交换的作用。但不知道这个滤芯的持久性能保持什么样子。
九阳的简易净化器作用不大,基本上就是个稍微强一点的前置。
如果说九阳还算是跟它的价格匹配的话,3M 的各项结果与原水相比变动都很小,远远对不起 2000 的售价。
沁园的超滤模式与 3M 表现差不多,但过了反渗透模式的水从 TDS 一项上就可以看出,明显就能看到进步了很多。
我们预计出 RO 膜会有效果,也没想到定量的实验数据出来,作用这么大。
小米进口陶式膜的过滤效果比沁园又有了小幅提升,TDS 达到了 63。看来反渗透膜确实重要的核心组件。
我们也问过检测人员:为什么小米净水器滤出的水我们当场测的 TDS 只有十几,回复说实验室测 TDS 需要反复烘干、恒重再称量,要 4 到 6 个小时,TDS 笔在 TDS 值越低的时候越不准。
桶装水出乎意料的取得了所有净水水样中最好的成绩,说明当地水站的净水器还是很靠谱的。但我这里并不是特别推荐在饮水机上喝桶装水,因为全国水站情况各不相同,不能保证每个站都会勤换滤芯。把命运交在别人手里,和直接饮自来水没什么区别;二是如果饮水机的水长时间不喝或清洗不及时的话,很容易滋生细菌,每次接水时冒的水泡就是不知道含有什么的空气进入水中,桶水里又不含氯,细菌生长是必然的,所以一定要经常清洗。
至于「饮水机都是反复烧开的千滚水,喝了对人体不好」这个说法,没什么依据,最有力的回击就是——你喝过粥么?
农夫山泉的水质各项指标要优于依云。我们这瓶农夫是「搬运」自长白山水源区的,但其实从这样的纯净指标来看,应该是处理过不会是纯搬运,另外“有点甜”也只可能是心理作用,如果真甜就出事了。要说明的是我们只测了农夫,我相信市面上还有其它品牌的水质也会同样优秀。
依云主打的是阿尔卑斯山水源点直接灌装的矿物质水,所以各方面含量高也有它的理由,一个产品价格高低,自有其市场经济学的规律去左右,不是我们今天评说的议题。
总结
需不需要净水机,或者喝种饮水方式最好,我们得根据实际环境分析。
如果你在一线城市的新建小区,从安全考虑净水机并不十分必要,用的话更多的是为了饮水舒适。
而在老旧小区、偏远城市、尤其是住在高层用水箱作二次供水的家庭,净水机起到的作用就非常明显了。
我们推荐家庭要么就是便宜的方案:用滤水壶过滤一遍后烧开再喝,当然要记得勤换滤芯,要么就直接上带 RO 反渗透膜的饮水机过滤后直饮,在今天有限几个对比中,沁园的双模净水机是性价比最高的方案,更换滤芯也非常便宜。小米那款能实时检测TDS的水龙头是我非常喜欢的。总之大家最好还是根据今天讲的原理知识,掌握新的技能,灵活理性的选择你家适合的净水方案。
这里也说个小遗憾,我们中国人喝水不光要洁净,还想要正合适的温度,这就需要在净水器后边再装个能加温控制温度的管线机。由于时间有限,我没来的及帮大家看看市场上有没有能把这两者做在一起很好的方案,但貌似这领域国产厂商还有很大的可为空间。
【力荐】关于净水器你需要知道的一切:目前有0 条留言